送老师的礼物,教师节送老师什么礼物,送什么礼物给老师,教师节礼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
教师节礼物网

送闹钟给老师合适吗还有送闹钟给老师代表什么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送闹钟给老师合适吗,以及送闹钟给老师代表什么意思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文章详情介绍:

抗疫热词:“蒋老师”

知道蒋老师很忙,宣传小队还是在昨天下午去隔离酒店“骚扰”了他。了解更多的情况后,却不知道到从哪讲起。干脆拟了如上的标题——抗疫热词:“蒋老师”。谁让他最近这么火呢?

蒋承民,中共党员,59岁,三级高级检察官,现在我院第一检察部工作,年轻的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“蒋老师”。没错,这几天,蒋老师的故事在同事之间传开了。

有任务,我要上

“把我名也报上。”听说院里正在梳理人员名单,安排干警下沉社区开展防疫工作,蒋老师毫不犹豫地给部门负责人说,“我是老党员了,院里有任务,当然要算上我么”。后来,他被安排到西煤机社区,作为下沉干部协助社区开展防疫工作。

聊起下社区,蒋老师打开了话匣子,“他们担心我今年做过心脏手术,没什么大碍的,下社区,我能干,也该干。给我分配工作,说明组织需要我,我感到开心,快退休了,还能为大家做点儿事,踏实的很。”12月25日,古城飘起了雪花,气温骤降。回忆那天的工作场景,蒋老师说,“社区的年轻娃都站在风口上工作,他们都是90后、00后吧,一个个脸被冻得红扑扑的,看着他们认真工作的样子,挺欣慰的。现在年轻人都这么坚强,我这个60后经过吃苦锻炼的,更要给年轻人作表率呢”。

盯着严格扫码、测温的,巡查扎堆聊天的,提醒戴口罩不规范的,揪出做核酸检测插队的……随着社区管控升级,这些细节,都成为下沉干部的操心事。刚开始不少群众不理解,甚至对工作人员谩骂的也有。“我们包抓的社区老年人多,平时习惯每天出去遛弯,这会儿出不去肯定会着急,所以我就当个‘拦路人’呗,咱耐心规劝,讲政策,讲道理,讲安全,不厌其烦地讲,不知道劝返了多少位。核酸检测时我负责维持秩序,大家看着我年龄也大,我就‘倚老卖老’,跟大家讲讲为啥要排队,为啥1米线,很快他们就理解了相关要求。”

随着疫情发展,群众对防控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对下沉干部的工作越来越认可和感激,有的还给蒋老师他们送来了慰问品。“社区防疫泼烦事儿多,但是再麻烦,都是咱老百姓的事,只要用心,都能干好,都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。当然了,我年龄大一些,说话他们能听得进去,‘老家伙’还是有长处的嘛!”蒋老师风趣地说。

加把劲,我能行

下沉社区工作一段时间后,蒋老师欣然接受了一项新任务——担任隔离酒店专班长。接到通知后,他连夜收拾好必要的生活用品,第二天没等天亮,就自行“转战”到隔离酒店,迅速投入工作。“我起的比较早,一脚油就到了酒店,然后赶紧熟悉隔离酒店的各项工作。”

隔离酒店专班设健康观察、安全保卫、医学检测等7个工作小组,各项工作环环相扣。作为专班长,要负责执行隔离任务期间的防控指导工作,统筹专班各工作组有序协调运转。“因为我是专班长,关于隔离酒店的所有我必须得尽快熟悉,来不得半点含糊,时间不等人,我早一分钟熟悉所有工作,就是对隔离人员的生命健康负责。”

虽然室内比较温暖,但户外气温较低。蒋老师一会儿在酒店外考察,看隔离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,一会儿又回到室内,整理书面报告,来来回回,冷热交加。期间不知接打了多少电话,一整天下来,几乎连热水都没喝上几口。“专班工作规程和要求的文件资料,厚厚的一沓,我要抓紧学习。酒店的情况,各个岗位,边边角角都要尽快熟悉。差点药都忘了吃了,往后我要给自己定个闹钟哩。”蒋老师笑呵呵地对我们说。

他所负责的酒店隔离人员相对较多,且人员情况比较复杂。人员信息采集报备、隔离人员核酸检测、场所消杀、医疗废弃垃圾处置、隔离人员送餐……方方面面的工作,任何一项都要规范处理,不能留下漏洞。当天,蒋老师忙碌到凌晨3点,休息的时候,给自己定了早晨6点的闹钟。可是,清晨的来电铃声响的更早一些。

“知道这份工作责任更大,任务更艰巨,是有些难度的,但只要加把劲,我是可以的”。问到他的身体状况时,蒋老师略微思索后坚定地对我们说。

还能干,我不老

“57,58,59,时间过得真快,明年这个时候,我就退休回家了”,蒋老师感慨地跟我们念叨,“再不抓紧时间干些工作,往后就没有机会喽”。从检36个年头,蒋老师先后在我院经济侦查科、起诉科、办公室、政工科、控告申诉科、反贪局、纪检监察科、院驻汉长安遗址检察室、驻沣东检察室等岗位工作,这两年从事的仍然是他所热爱的刑事检察工作。

宣传小队从案管部门、办公室各种渠道起底了蒋老师近年来的成绩单:2018年度,在我院驻沣东检察室工作期间,办理各类控告、申诉和信访案件线索56件;接待群众上访84批次;办理申诉案件8件,都做到案结事了。围绕扫黑除恶、维护社会稳定的主题,深入村组、民营企业、批发市场开展法治宣讲15场次。2019年度,办理审查逮捕、审查起诉案件111件。2020年度,办理审查逮捕、审查起诉案件210件。

“请坐,我是未央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蒋承民,你的案件已经进入审查起诉阶段”——这句职业生涯里重复无数遍的开场白,配着他那敦厚铿锵的男中音,平和中透着威严,曾让多少犯罪嫌疑人认罪伏法。“永远跟着党走,本着为民办事的原则,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,检察官是多么好的职业,咱到哪都要自尊、自信,大家都要好好干啊。”聊着自己的事儿,还不忘教导我们。

第一检察部办案任务重,年轻的检察官们办案量都在两百多,蒋老师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总想加班加点给年轻人多分担一些。就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,因连续的紧张工作,他在岗位上突发心梗,幸亏得到及时救治。心脏手术后不久,他不愿待在家里静养,主动到岗,承担起危险驾驶案件的专办工作,还跟同事们共同探索完善不起诉案件集中宣告、训诫等工作,创新训诫方式方法,并充分发挥他年龄和经验的优势,取得了良好的办案效果,这项工作经验先后被省、市检察院转发。

“这些年,咱们院案件多,人手紧,你们青年人都很勤奋、辛苦。现在老年人的标准都提高了,我这‘老同志’不算老,只要身体允许,我想跟你们年轻人一块多干一点。”虽然有些疲惫,但说这些话的时候,依然看到他那积极阳光的笑容。蒋老师喜欢跟年轻人一起工作,一起交流,经常在午休时间,张罗着打乒乓球,鼓励年轻人锻炼身体。疫情期间,他还挥毫泼墨,给小队送来了一副书法作品,“向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志们致敬!”这是对大家的鼓励,也是鼓励自己。在我们年轻人眼里,他始终充满着热情与活力,对工作,对生活,对同志。

老师请转给家长:新学期遇上“双减”,孩子的教育怎么办

尊敬的家长,您好!

有一种幸福叫“神兽开学”,您是调好了闹钟静静等待,还是在忍受着最后的“鸡飞狗跳”?相信伴随着这个暑假的,除了水深火热,还有我们跌宕起伏的心情。“双减”如惊雷乍响,接踵而至的每一步都牵扯着我们的心跳。

2021年的暑假,一纸“双减”文件下发,改写了培训机构的命运——全国车站前、地铁中、商圈间,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培训广告悄然撤下,各大机构的业务全面暂停、清查关停,国家对培训机构的整顿力度空前。

在国家“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”的大旗下,“双减”是全国教育改革的第一剂猛药,但绝不会是最后一剂。北京上海已经出台自己的方案细则,各省市也将紧随其后——全国上下,都要让教育回归正轨。

所有的信号,都在传递这样的信息:中国教育已经“变天”。

现实的问题是:当“双减”的雷霆之势与新学期相遇,孩子的教育怎么办?学校与家庭,究竟要携手朝着什么方向而去?作为父母,又该怎么办?请抽出一点时间读完这封信,我们在里面一一解答。

关于“双减”

我们应认清的两大事实

引发全国热议的“双减”,全称《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》。相关的信息您或许已听过不少,但作为与学校长期携手共进的一方,您还需要与学校对以下问题形成共识:

“双减”把课外培训减了,孩子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吗?教育将变得不公平吗?

事实上,“双减”的出发点,是要把学科教育回归学校教育的主阵地,减轻家庭经济、精神的负担。当前在控制的,是不合理的“零食”,但不是一禁了之,最终是要让所有孩子的正餐都吃好、吃饱、吃营养。具体来说,是要通过加强学校教育——课堂教学、作业辅导、课后活动,从源头上遏制参加校外培训的需求。其中,“双减”意见共30条,有16条都在讲提升学校教育质量。

同时,现在已有省市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,而随着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进一步提速,“择校热”也将逐步降温。近日,北京就在“双减”方案中重磅宣布教师、校长实行大面积轮岗,特别在三年内,东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比例,要从10%~20%提升到100%;而上海、浙江等更多省市也早已在探索。

此外,国家还出台了“五项管理”帮助学校不偏离教育正轨。其实,义务教育就是国家用法律确定的基本人权,是保障性教育,人人有份、一视同仁,它是非选择、非淘汰、非竞争性的,帮助我们回归原本。

“双减”政策出台后,转为“地下”继续“攒班”补习,别人“双减”,自己“加码”,就能胜出吗?

事实上,“双减”承接了于2019年发布的重磅文件《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》,成为推动教育转型的关键一步,包括它在内的几个深化教育改革文件中,都有提到“深化高中招生改革”——把综合素质放到突出地位,而且要依靠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。

从这几年的高考试卷就能看出,难题、偏题的比例逐年下降,基础题的比例占了大头。新中考改革后也呈现这样的趋势,而“双减”政策再次强调了降低考试难度。换句话说,赛道换了,以往的培训方式逐渐失灵。从根本上说,私下“加码”并不能胜出,反而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背道相驰。也有研究表明,学科课外培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是有限的。这点,在《“真正戒不掉校外培训的是家长”!“双减”落地,家长的教育焦虑何解?》一文中有详述。

当下,

您可以为孩子做什么?

对于家庭来说,“双减”之后就要回归基本功,真诚地面对学校的课程。

作业方面,国家已明文要求学校不得让家长批改作业,但是家长可以起到辅助作用,如通过培养孩子做作业的习惯,勾画文本,在书上做标记;鼓励孩子给自己讲题,清晰地讲出思路来参与其中。

孩子的作业和在校完成作业的时间会有所调整,回家后的自由时间会增多,取消校外培训则进一步留足空余时间。您需要把时间还给孩子,将重心转移到培养孩子的习惯上来。

习惯的养成需要日积月累、水滴石穿,这个过程离不开外力,会经历从被动到主动、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。您可以参考全国优秀班主任沈磊老师为家长们梳理的清单:

学习的习惯

1. 预习

勾画文本,在书上做适当标记——您可以翻看书本、笔记本给孩子反馈。

写下自己的理解和质疑;记录自己的难点(有疑问)所在——您可以询问孩子预习中解决的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。

2. 复习

把知识分类:已经理解的、能够记住的、可以运用的和存在问难的进行归类——您可以查看孩子笔记中的二次痕迹,让孩子绘制思维导图的知识建构,听听他是否能清晰的讲解出解题思路。

3. 订正

及时订正、换笔订正、规范订正——让孩子清晰讲解解题思路;

分析错因、整理知识考点、错题再做——让孩子寻找同类题、变化题做。

4. 变式

针对理科,一题多解,举一反三或熟题生考,变换条件考,综合运用——您要鼓励孩子与同学或老师交流,在交流中促进知识的加工。

5. 积累

针对文科,有专门的积累本(素材、词汇、典型),常翻看+勤使用——您可以做孩子的搭档,抽背或创造语境让孩子运用到生活中。

阅读的习惯

阅读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,影响理解能力和表达力,中高考命题趋势是强化阅读要求。您可以进行亲子共读+讨论分析;低年级可以角色扮演;绘制阅读图谱、生成阅读报告。

运动的习惯

运动产生多巴胺、血清素、正肾上腺素,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和学习有关,可以促进记忆力和专注力的提高,对身心和谐发展有影响。您可以结合学校体育课安排,确保孩子每天运动半小时;在单人运动中关注心率;双人及多人运动重视合作能力。

劳动的习惯

劳动技能与生活能力正相关,劳动品质有利于培养人的价值观、责任感、独立能力。您可以让孩子整理房间(空间秩序感);学会卫生的打扫、工具的使用、器具的维修(手-脑-思维的发展),并及时肯定他的劳动成果(责任感)。

参与家庭生活的习惯

有利于孩子公民意识的培养,思维与表达,锻炼对事务分析判断的逻辑性、关联度,并学会甄别与选择。您可以邀请孩子参与家庭生活的决策(如购买什么 - 说出理由 - 对比不同类型的产品)发表意见。

兴趣爱好的习惯

这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,全面发展,积极健康;扬长补短,建立自信,自我调节;意志力、受挫力、坚持力的养成。您可以鼓励孩子参与文体活动,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长期学习,但不强迫或总让孩子在亲友面前表演节目。

在与学校并肩的长路上,还需要您在3个方面有所坚持与努力:

相信教师的专业精神

家校合育的前提是彼此信任,学校教师具有教书育人的专业性,不以偏概全,以少数违纪分子代表全体教师。

按照老师的要求(特别是家长会上提出的要求和建议)做,关键在于落实,并且有正向反馈;

熟悉孩子不同阶段的情况,与老师保持适度的个别交流,因材施教;

不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或学校。

联动老师,参与指导孩子的学习方法

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和孩子的特点,建议与本班老师沟通。提前学习、超纲学习不仅不能促进孩子的深度思维,反而造成畏难情绪,与任课老师沟通能够有针对性的指导孩子学习。

针对孩子的薄弱补足

我们都认可课后个别辅导的重要性,但不意味着给孩子越加课越有用。哪个学科有问题,哪个章节有问题,问题出在什么地方,是概念不清还是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建立起来,一定要捋清楚。

与孩子做好每一次的成绩分析,找到得失原因,制定调整策略;

针对自己薄弱的内容(学科/章节)做具体的补偿性学习;

鼓励孩子找老师过错题,加强一对一指导;

用好辅导书、线上资源;

私人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;

坚持底线要求,保护孩子自尊心。

一开始,完成这些有一定难度。但是,大人和小孩,就像相互牵引的星球,我们作为成年人,首先乘上浪潮改变自己,孩子才能更好地发展。另一方面,国家也正在制定家庭教育相关法律法规,引导父母重视家庭教育,参与家庭教育,而不是将育人的责任转手给学校、培训机构。

当您发现学校的一系列变化时,可以多向老师了解“为什么”“如何配合”,请相信学校、相信老师,相信孩子。

您可以把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腾出来,观察其他父母如何引导,学习成为一名专业的父母。您可以参照“优秀家长的十个行动步骤”来改变自己:

1. 放下以“工具”或“概念”为模板的培养目标;

2. 放下你追我赶、时不我待的焦虑;

3. 认真打量自己的孩子,他(她)的优势、敏感点究竟是什么?

4. 尊重每一个内在可能与外在契机;

5. 培养自主兴趣阅读的能力和习惯;

6. 确立自由的边界,给孩子自主管理的空间;

7. 帮助孩子把日常生活学习必然发生的场景,当作能力训练和素养积累的切入点;

8. 帮助孩子超越自我设限与心理难关;

9. 帮助孩子找到当下的兴趣点,搭建学习挑战的平台;

10. 相信他(她)的生命自有适应变化、抵抗风浪的内在潜力......

放长目光,

我们将培养怎样的孩子?

在越来越复杂的全球局势中,国运与个体的命运将紧密相连。您会发现,国家正在对各式人才与新兴领域予肯定,给孩子越来越多的路径选择,不是让所有鲤鱼都把“成为龙”作为一生的目标与意义;不是将所有孩子推上一条窄窄的独木桥,相互仇视、排挤竞争;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”不是逼迫每个孩子成为超人,全能型选手从来没有出现在人类史上,爱因斯坦也只会拉小提琴,不会弹钢琴,他是物理学家,不是化学家。

当下和未来的教育,是希望更多普通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所在,因材施教地帮助他们成为“自己”,既能抓住事业的起点,也能实现个人的幸福。

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复杂、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,能否解决、如何解决,取决于核心素养。您可以通过这样的比方来理解“核心素养”——

很多人都认为购买一辆车既能成为资产,又能节省交通成本。但实际上,买到手的车很快就贬值了,每年还得花上万块的保险费,停车、加油,如果还要保养,又是一笔开销,考虑到使用频率问题,最后算下来,可能还不如打车。这之中的知识我们每个人都学过,但不是所有人都真的理解了它——很多人没有真正掌握原理并实际运用起来,就是因为缺失素养。如果我们通过学习,改变了底层思维和大大小小的生活决策,就说明我们培养起了素养。

所以,减负,只是通往未来和理想的答案的一半,另一半,是核心素养的培育。为此,所有学校都要发力,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秩序,培育孩子核心素养,引入专业的教育研究和资源,课堂、作业、活动,都将发生变化,不断给孩子们提供不一样的东西,今天一杯牛奶,明天一杯果汁,后天一杯茶……由孩子自己去发现喜欢的、适合自己的。

培育孩子核心素养有两方面工作极为重要,既需要学校的努力,也需要家长的长期坚持。对于如何实现,我们梳理了一些专家的建议:

分析孩子的学习风格

植物自有周期,一旦错失时机就失去了色彩,孩子也是如此。

主动了解多元智能理论;

观察并分析孩子的风格倾向:视觉学习、听觉学习、动觉学习、触觉学习、小组学习、独自学习……具体而言,可以观察孩子的“坏习惯”,能发现孩子潜意识里习惯的体验和学习方式;

鼓励支持孩子既有风格,并作针对性强化训练。

培养孩子的自律行为

双减政策后,外力干预少了,真正考验的是孩子自主学习能力。自主学习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、激发后天形成的。

引导孩子制定合适的目标;

提高时间管理的能力;

奖惩并行,及时表扬、定期反思;

契约精神,约定亲子的行为。

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

怎样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热爱,结合自己的热爱去自我驱动,也是我们这一代父母需要思考的命题。您可以试着:

创设问题,鼓励孩子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(如家里电器坏了,制定旅游攻略等);

家里购买适当学具(含实验器具);

经常向孩子“请教”,与孩子一起讨论题目或分析问题。学习兴趣往往来自于孩子的求知欲,改革文件也强调运用知识。与孩子一起讨论、多倾听,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,获得成就感;

用如评价表、折线图等,记录孩子的积极变化。

在这个过程中,切忌填满孩子所有的时间。

孩子的成长,就像植物的成长,植物成长的力量是从“留白”里来,“留白”需要空间和时间。足够的留白,才能抬高他生长的空间,抬高他人生的高度。

来源: 光明社教育家

[送闹钟给老师合适吗还有送闹钟给老师代表什么]

引用地址:https://xus168.com/202405/11361.html

tag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