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老师的礼物,教师节送老师什么礼物,送什么礼物给老师,教师节礼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
教师节礼物网

毕业生实习老师评语_毕业生感谢老师的话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毕业生实习老师评语,以及毕业生感谢老师的话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文章详情介绍:

大学生开虚假实习证明,小心“坑”了自己

近日,有媒体报道大学生毕业季虚假实习证明生意火爆。网店卖家提供一条龙服务,不仅可以盖公章、还能代写实习评语、应付学校电话回访,不同行业、不同地域、不同单位均可私人订制。

大学生虚假实习其实算不得新闻。搜索社交媒体平台,不乏大学生交流分享实习糊弄经验,通过评论区私信达成交易。谈及为什么不想实习,网友答:“大四上学期实习与考研学习时间冲突,不能兼顾。”也有人说:“实习单位不教真东西,给人免费打工不值得。”加之学校考核不严,因此,纸面实习成为部分大学生的捷径。

伪造实习证明是否违法?

虚假实习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,一种是假实习真公章,学生动用亲戚关系帮忙盖章。另一种是假实习假公章,从头到尾都是假的。实习造假本身是一种不诚信行为,虽谈不上违法,至少违反学校规章制度,如被发现可能被校方扣除学分或给予纪律处分。伪造公章则涉及违法犯罪,后果严重。

01

行政处罚

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五十二条,伪造、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、人民团体、企业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、证件、证明文件、印章的;买卖或者使用伪造、变造的国家机关、人民团体、企业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、证件、证明文件的,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轻的,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。

案例来喽!

2021年,大学生小邓在浙江嘉兴海盐县某家具公司实习。原本合同约定实习期年底结束,因11月老家云南的姐姐要出嫁,小邓觉得来回往返太麻烦,机票还挺贵,就想提前结束实习,可又担心公司不给盖章,思前想后决定在网上找人刻个章。他将之前合同上的印章拍照发给卖家,为以防万一,还特意改掉了印章下的一个数字。之后盖章退房回家美滋滋。

看似天衣无缝实则漏洞百出。10月27日,家具公司报警公章被人伪造。事情到底如何暴露的?巧了,小邓退租房子后,新租客正好是家具公司的新入职员工小李,小李搬进去当天在桌子里发现了那枚假印章。小邓终被行政拘留,付出了应有的代价。

02

刑事处罚

公章属于公司的重要财产,也是公司对外意思表示的重要手段,见章即代表法人意志。我国对公章刻制实施严格的管理办法,私刻公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或受到刑事处罚。

根据《刑法》第二百八十条,伪造、变造、买卖国家机关的公文、证件、印章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,并处罚金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
伪造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、人民团体的印章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,并处罚金。

案例又来喽!

2021年4月26日,孙某某饮酒驾驶被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处以行政罚款2000元,暂扣驾照6个月的行政处罚。为了避免处罚事实通报工作单位,孙某某私自在网上找人帮其伪造印章,加盖在交警部门向其单位调取的工作关系证明上。事后孙某某将假印章销毁。考虑到孙某某犯罪情节轻微,有自首、认罪认罚的从轻情节,检察院决定对其不起诉。

命运不会辜负脚踏实地的人,大学生经风雨见世面方能壮筋骨长才干。虚假实习仿佛缺了一片的拼图般留下遗憾,逃避和欺骗得不偿失。笃行实干的青春将化作指引人生的道标,走出个通天大道宽又阔。

作者 胡耀宇

来源: 黄河新闻网

凉山小伙考上北大:因为吃过苦,知道读书不是最难的

7月19日,四川凉山甘洛县彝家小伙考上北京大学引发关注。

这几天,苟尔打付一直觉得很不可思议。手机上,一个接一个的祝贺电话打进来,他甚至还没回过神来仔细感受这份喜悦。

从7月15日开始,“甘洛县彝家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学”的消息,在当地不胫而走,这名彝家孩子,正是苟尔打付的儿子木乃约热。今年,木乃约热以681分的高考成绩,被北京大学工科实验班录取,成为甘洛建县以来,在本地就读考上北京大学的第一人。

让众多网友感动的是,木乃约热来自一个普通的彝族农村家庭,学习十分刻苦,在得知被录取前,他还在地里干农活。

7月21日,记者来到木乃约热的家,请他讲述了他的成长故事。

木乃约热站在朋友送的横幅下

现场探访

甘洛县第一个考上北大

家门口挂起庆祝横幅

木乃约热所在的巴拉村,位于甘洛县西南部,是一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小村子。村对面,是去年底建成运营的甘洛南站,动车穿行在层层叠叠的梯田间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。

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行至半山腰,再经过一条两边种着大片玉米的小道,前面就是木乃约热的家。一条醒目横幅挂在他家门前,上面写着:“甘洛北大第一人——木乃约热,木乃与热情的夏天有一个约定,甘洛的风吹进了北大!”

走进大门,旁边是鸡舍和猪圈。一层楼的房子分为客厅、厨房、卫生间和卧室。客厅内装修简单,打扫得干净整洁。

“从7月15日下午,我查到录取信息并在朋友圈发了消息后,就有很多人给我们家打电话,大部分都是恭喜,或是问教育经验的,也有很多媒体要来采访。”木乃约热是一名典型的彝族少年,热情开朗,他告诉封面新闻记者,家门口这条横幅,是他和哥哥共同的好友送来的。

家中,木乃约热还有3名兄弟姐妹。哥哥阿木克热,和弟弟一样,他也是一名“学霸”,目前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。另外,还有2个妹妹,分别在读中学和小学。

木乃约热的父亲苟尔打付,这些天很是激动,他已经记不清接了多少个祝贺的电话,“整个人都是蒙的,做梦都没想到,大儿子考上华中科技大学后,现在二儿子又考上了北京大学!”

“我没读过多少书,吃了没文化的亏,只能在工地上打打零工,工地上没活干的时候,就回家种地。”苟尔打付说,他一直跟孩子们讲,要想将来少吃苦,就只能多读书,对于孩子们的好成绩,他觉得自己和妻子并没有多大贡献,是孩子自己努力和老师的功劳,“除了孩子努力,还要多感谢老师们。”

木乃约热帮家里做农活

对话小伙

兄弟两人都是学霸

“因为吃过苦所以懂得努力”

从甘洛到北京有多远,从地理上看路程超过了2000公里,但木乃约热用行动证明,只要足够努力,距离从来都不是问题。

和所有的农村娃一样,木乃约热和哥哥在很小的时候,就会帮着家里干农活,扯豆子、掰玉米、喂鸡、打猪草,都是他们放学回家经常会做的事情。

木乃约热回忆,小时候,屋外的路还没有硬化,不管晴天雨天,兄弟两人都要沿着这条土路走上两三公里,到村里的小学读书。

木乃约热(左一)和哥哥阿木克热

其实,上小学时,木乃约热的成绩并不突出,而哥哥阿木克热却一直是“尖子生”。在甘洛县读完初中后,阿木克热考上了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,后来以662分的成绩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。

“哥哥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。”兄弟两人一起坐在院子里,木乃约热对哥哥表示了感谢。他说,上初中后,他就处于一个“不断追赶”的状态,学习上十分刻苦。英语是短板,他就努力学英语,甚至在冬天的早上,很早就起床背英语单词,好几次坐在路灯下就直接睡着了。

上高中后,木乃约热也想过,是否去教学资源更好的地方上学,但考虑到家庭条件,他还是选择了在本地的甘洛中学就读。

是什么让自己学习充满了动力?“因为吃过苦,所以懂得努力。”木乃约热认为,是小时候的贫寒生活,让他有了前进的动力。高中时,木乃约热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跟哥哥一样,考上一所好大学。

“学校有成都七中的直播班,给我学习带来了很大帮助,我也经常会跟老师讨论问题,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,老师们都很照顾我。”木乃约热说,特别是高三的时候,以前经常考第一的他,偶尔会被其他同学超过,“有心理落差的时候,我就会问哥哥,他告诉我有竞争才会更有动力。”

在家学习的木乃约热

老师评价

他“专注、坚定、能吃苦”

作为木乃约热的高中班主任,甘洛中学数学老师王声发,是最早知道他考上北大消息的人之一。“出结果那天早上,木乃约热的父亲还专门来我办公室,跟我聊了很久,看得出他很着急。”王声发说,虽然知道木乃约热考得很好,但结果出来之前,大家的心始终都是悬着的。

王声发还记得,木乃约热刚上高中的时候成绩并不算突出,“但是他学习的自律性非常好,而且是个精力旺盛的小伙子,很多学生一下课就会趴在桌子上休息,但我从没看到他这样过。”

专注、坚定、能吃苦,这是王声发对木乃约热的评价,“有一次,他高烧39度,都还在坚持学习。当时有老师说这孩子身体好哦,都没受影响,但我知道他只是在努力坚持。”

木乃约热的语文老师甘虹告诉封面新闻记者,木乃约热是个学习很踏实的孩子,能做到上学期间绝不玩手机,上课非常认真,自我认知也十分清晰。高考前的一次测试,木乃约热语文只考了一百零几分,原本她还担心是不是学生压力太大了,“没想到他还反过来安慰我,说清楚自己这次问题在哪里,以后绝不会再出现了。”

在甘虹看来,出了第一个北大学生,对甘洛中学,甚至对整个甘洛县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,“木乃约热证明了甘洛本地的学生也能非常优秀。”

在教室里的木乃约热(受访者供图)

教育部门:

“是第一个但肯定不是最后一个”

这两天,木乃约热成了甘洛县的名人,不少市民都在谈论此事,为甘洛县出了这样一名优秀学子感到自豪。同时,在得知木乃约热是来自大凉山农村的彝族家庭后,大量网友为他点赞,并送上祝福。

当地一名出租车师傅告诉封面新闻记者,经常会有乘客在车上讨论木乃约热的事情,“确实太不容易了,这么多年才出这一个。”

这份“不容易”的背后,是甘洛县对教育发展的重视,以及“组团式”帮扶给当地教育带来的变化。

为促进教育高质、均衡发展,甘洛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、县长为双组长的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,集中研究解决教育上的问题和困难,县上还设立了800万元教育教学质量奖,出台了《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“1+8+2”实施方案》,明确“普惠学前、抓好小学、做强初中、提升高中、优化职教、规范民办”发展目标。今年,甘洛县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,本科上线463人,同比增加89人。

“木乃约热的故事,是甘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一个缩影,也对甘洛学生求学起了很好的激励作用。”甘洛县委教育工委书记、教体科局局长罗清华认为,甘洛的教育事业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在发展,“我相信,考上北大,木乃约热是第一个,但肯定不是最后一个。”

来源: 封面新闻

[毕业生实习老师评语_毕业生感谢老师的话]

引用地址:https://xus168.com/202506/21258.html

tag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