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老师的礼物,教师节送老师什么礼物,送什么礼物给老师,教师节礼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
教师节礼物网

送老师摆件刻字内容与摆件饰品送老师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送老师摆件刻字内容,以及摆件饰品送老师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文章详情介绍:

教师手写黑板字堪比印刷体,同学们亲切称呼“打印机”老师

近日,河南商丘的中学美术老师张世锋,因其手写黑板字宛如印刷体火遍网络,并登上各大网络热搜,被学生称为“打印机”老师。

“打印机”老师:会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国写字文化

“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学生,在教学过程中,用不同的字体板书,学生们特别喜欢。”11月17日,记者联系到了夏邑拔萃双语学校张世锋老师,他从事教育行业已经18年,自从登上教师岗位就开始练习粉笔字了。

“老师的板书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引导,看着孩子们崇拜的眼神,更多的是对老师更高的要求。”张世锋学习了隶书、楷书、行书等不同的字体,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呈现出来,让学生对中国文字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
“‘打印机’老师来啦!”据张世锋介绍,每次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会说,“老师您又在黑板上刻字啊,你是打印机吧,我们真的太喜欢您写的字啦!”

“其实写字是有一定的方法,不论是粉笔字还是毛笔字,只是它们的书写工具不同而已,字的结构、笔画基本上都是相通的。”张世锋说,要想写一手好字,要先从兴趣入手,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经典的字帖坚持练习,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“我们学校现在有好多老师和学生都在跟着我一起练字,每天到学校都会先练习黑板字,并且他们的字体都是越来越规范。”张世锋表示,以后会坚持练习下去,传承和弘扬中国写字文化。

少年“书画梦” 蘸水在石头上写字

1978年,张世锋出生在夏邑县李集镇张庄村一个农民家庭。父母虽不识字,但深知知识的重要。他的父亲更是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人,经常教育他说:“你长大如能考上大学,就当个书画家!”

小小年纪的张世锋记住了父亲的话,开始不分昼夜地练习书法、画画。因家里穷,买不起纸,他就在地上写,蘸着水在石头上写。

七岁的时候,刚入校门,张世锋就能把横、竖、撇、捺写得有模有样,老师很是惊奇,经常在班上表扬他。

后来,他的父亲在街上见到一本很好看的画册,就买来送给他,让他比着描。他如获珍宝,每天都抱着这本书画册,比着书上内容在地上戳戳画画。

或许是张世锋对绘画天生就有一种特别的敏锐,从小学到初中,所在班级的学习园地、学校的黑板报都是张世锋的杰作。手上、脸上沾满墨汁、粉末的他看着被师生称赞的板报,他年少的内心更加坚定了画画的决心。

于是,他在稚嫩的梦想中,踏上了漫长的练习画画和书法的道路。几年过后,他还真的成了一方“秀才”,小小年纪,经常被人请到婚丧嫁娶的大事儿上写对联。一到春节写春联的时候,就会有半条街的乡亲来求他。

青年苦行僧

2000年,河南省青年书画展在全省范围内选拔参赛选手,22岁的张世锋被夏邑县教育局推荐,作为全县唯一的参赛选手代表商丘市到郑州参赛。张世锋创作的国画《墨荷图》一举获得二等奖,更是激发了他对绘画的热情。从那以后,他课余时间几乎全都用在了绘画上。

后来,他认识了很多书画界的老师,老师们看了他的作品,又经过对他性格的了解,建议他多多临帖,他买了一本颜真卿《多宝塔》,一练就是三年。接下来,他又下苦功练习《勤礼碑》《家庙碑》。其间,他还兼临《乙瑛碑》《曹全碑》……

打下基本功后,他一边继续临楷、隶,一边兼习行书。他从颜真卿的《争座位》,到《祭侄文稿》,苦临数冬几夏,书艺得到了很大长进。

到了不惑之年,绘画已成为他挥之不去的嗜好,虽是寂寞之道,但他从中得到了生活的支撑和享受了无穷的乐趣。很多企业、书画收藏家慕名来预订他的书画作品,2020年疫情期间,他耗时一个多月创作的巨幅作品《天使的眼睛》,被媒体纷纷转载。

成为签约字体设计师 “中圆格”练字获得国家专利

斗转星移,岁月如歌,如今43岁的张世锋回想书画人生的一路坎坷,让他百感交集、热泪盈眶,有遗憾、有喜悦、有迷茫,更多的是铭记心中的苦难,而当完成一幅书画作品的时候,仔细端详中,顿时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。

他的书法作品不断地向艺术的顶峰攀援。先是入省展、获省级奖,再是入国展和国家类的大奖行列,并多次应邀到北京、湖南、安徽等地讲课,多次引起国内诸多大型报刊的关注。

短短的几年间,他的书法作品屡次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奖。仅8至10月份,就受到了新华社、人民日报、光明日报等二十余家媒体的青睐。

一座座奖杯,一个个国家级、省市级美术、书法大赛的证书就是对付出者最好的见证。与此同时,他被选为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、中国启功书画研究会会员、中国楹联协会中南画院特聘书画家、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国培讲师。

2015年12月,张世锋获得中国好品牌榜样人物。2016年6月,张世锋成为北大方正、中国汉仪签约字体设计师。2018年11月,张世锋加入书法协会讲师团讲师。2020年研发的“中圆格”练字获得国家专利。

文/陈海峰 陈曦 刘硕 夏天

来源: 大河报

校园雕塑“变身”纪念挂件!这份原创百分百的毕业礼物很走心

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通讯员 姚敏明

“真没想到能收到我们自己老师亲自设计的毕业礼物,很感动,很有意义!”

说话的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22届毕业生褚锦涛。日前,他来校参加毕业典礼,一份特别的礼物让他和同学们“破了防”。

原来该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吴冬俊等,把作为学校标志性景观之一的“求真”雕塑,通过设计、建模、打印制作等环节,最终微缩成可随身携带的挂件,给2022届毕业生们送上了一份别样的祝福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该校“求真”雕塑落成于2014年学校百年校庆之时,原创设计者为张曦、胡巍、吴冬俊三位教师,雕塑将“工商”二字的首拼字母“G”“S”融入篆书“百”字之中,其印章的造型、六面体的设计包含了讲求诚信、追求真理、探索未知等美好寓意,近年来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,常常出现在各类宣传媒介上,更被毕业多年的校友称之为“工商人心中的‘朱砂痣’”。

能否将这个设计巧妙、意蕴深远的校园网红景观做成一个小摆件,放在案头呢?作为“求真”雕塑原创设计者之一,吴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多番尝试。但是雕塑中空的结构,45度的斜度,都是制作的难点,失败过多次后,一次偶然的机会,吴老师在看到孩子玩折纸时得到启发,结合折纸的特点细化细节、尺寸,再进行建模,通过3D打印成功完成了第一件微缩版“求真”雕塑。

开心的师生 周卓儿 摄

让吴老师意想不到的是,这个微缩版“求真”雕塑亮相朋友圈后,立刻获得众多师生及校友点赞,大家还纷纷求购买链接,希望能够实现“一人一方”。

为此,机电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董艳老师提出了能否批量制作,作为毕业礼物赠予2022届毕业生的想法。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学院领导和专业教师的大力支持,专门成立跨专业的研发小组,投入到再创作、再设计的工作中。

然而,老师们很快发现,在距离毕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把这个设想变为现实存在诸多困难:开模时间来不及、成本高,镂空打印则强度不够,如果采用激光切割后再拼接,焊接处的处理又难以完美……团队经过多次论证,最后决定采用立方体内部填充小批量打印的方式制作,同时采用年轻人喜爱的挂件形式,便于随身携带。

吴老师前期自制的“求真”摆件

吴老师前期制作“求真”折叠式模型

“求真”挂件

“原来只能在雕塑旁合影,真没想到还能将其带走!”

“很漂亮,很喜欢!”

收到这份心意满满的礼物,毕业生们连连赞叹,更感怀老师的用心良苦。

“请老师们放心,不管走多远,我都会向谨记母校校训和老师的教诲!”褚锦涛说。

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摘编、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,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。

教师手写黑板字堪比印刷体,同学们亲切称呼“打印机”老师

近日,河南商丘的中学美术老师张世锋,因其手写黑板字宛如印刷体火遍网络,并登上各大网络热搜,被学生称为“打印机”老师。

“打印机”老师:会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国写字文化

“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学生,在教学过程中,用不同的字体板书,学生们特别喜欢。”11月17日,记者联系到了夏邑拔萃双语学校张世锋老师,他从事教育行业已经18年,自从登上教师岗位就开始练习粉笔字了。

“老师的板书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引导,看着孩子们崇拜的眼神,更多的是对老师更高的要求。”张世锋学习了隶书、楷书、行书等不同的字体,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呈现出来,让学生对中国文字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
“‘打印机’老师来啦!”据张世锋介绍,每次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会说,“老师您又在黑板上刻字啊,你是打印机吧,我们真的太喜欢您写的字啦!”

“其实写字是有一定的方法,不论是粉笔字还是毛笔字,只是它们的书写工具不同而已,字的结构、笔画基本上都是相通的。”张世锋说,要想写一手好字,要先从兴趣入手,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经典的字帖坚持练习,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“我们学校现在有好多老师和学生都在跟着我一起练字,每天到学校都会先练习黑板字,并且他们的字体都是越来越规范。”张世锋表示,以后会坚持练习下去,传承和弘扬中国写字文化。

少年“书画梦” 蘸水在石头上写字

1978年,张世锋出生在夏邑县李集镇张庄村一个农民家庭。父母虽不识字,但深知知识的重要。他的父亲更是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人,经常教育他说:“你长大如能考上大学,就当个书画家!”

小小年纪的张世锋记住了父亲的话,开始不分昼夜地练习书法、画画。因家里穷,买不起纸,他就在地上写,蘸着水在石头上写。

七岁的时候,刚入校门,张世锋就能把横、竖、撇、捺写得有模有样,老师很是惊奇,经常在班上表扬他。

后来,他的父亲在街上见到一本很好看的画册,就买来送给他,让他比着描。他如获珍宝,每天都抱着这本书画册,比着书上内容在地上戳戳画画。

或许是张世锋对绘画天生就有一种特别的敏锐,从小学到初中,所在班级的学习园地、学校的黑板报都是张世锋的杰作。手上、脸上沾满墨汁、粉末的他看着被师生称赞的板报,他年少的内心更加坚定了画画的决心。

于是,他在稚嫩的梦想中,踏上了漫长的练习画画和书法的道路。几年过后,他还真的成了一方“秀才”,小小年纪,经常被人请到婚丧嫁娶的大事儿上写对联。一到春节写春联的时候,就会有半条街的乡亲来求他。

青年苦行僧

2000年,河南省青年书画展在全省范围内选拔参赛选手,22岁的张世锋被夏邑县教育局推荐,作为全县唯一的参赛选手代表商丘市到郑州参赛。张世锋创作的国画《墨荷图》一举获得二等奖,更是激发了他对绘画的热情。从那以后,他课余时间几乎全都用在了绘画上。

后来,他认识了很多书画界的老师,老师们看了他的作品,又经过对他性格的了解,建议他多多临帖,他买了一本颜真卿《多宝塔》,一练就是三年。接下来,他又下苦功练习《勤礼碑》《家庙碑》。其间,他还兼临《乙瑛碑》《曹全碑》……

打下基本功后,他一边继续临楷、隶,一边兼习行书。他从颜真卿的《争座位》,到《祭侄文稿》,苦临数冬几夏,书艺得到了很大长进。

到了不惑之年,绘画已成为他挥之不去的嗜好,虽是寂寞之道,但他从中得到了生活的支撑和享受了无穷的乐趣。很多企业、书画收藏家慕名来预订他的书画作品,2020年疫情期间,他耗时一个多月创作的巨幅作品《天使的眼睛》,被媒体纷纷转载。

成为签约字体设计师 “中圆格”练字获得国家专利

斗转星移,岁月如歌,如今43岁的张世锋回想书画人生的一路坎坷,让他百感交集、热泪盈眶,有遗憾、有喜悦、有迷茫,更多的是铭记心中的苦难,而当完成一幅书画作品的时候,仔细端详中,顿时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。

他的书法作品不断地向艺术的顶峰攀援。先是入省展、获省级奖,再是入国展和国家类的大奖行列,并多次应邀到北京、湖南、安徽等地讲课,多次引起国内诸多大型报刊的关注。

短短的几年间,他的书法作品屡次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奖。仅8至10月份,就受到了新华社、人民日报、光明日报等二十余家媒体的青睐。

一座座奖杯,一个个国家级、省市级美术、书法大赛的证书就是对付出者最好的见证。与此同时,他被选为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、中国启功书画研究会会员、中国楹联协会中南画院特聘书画家、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国培讲师。

2015年12月,张世锋获得中国好品牌榜样人物。2016年6月,张世锋成为北大方正、中国汉仪签约字体设计师。2018年11月,张世锋加入书法协会讲师团讲师。2020年研发的“中圆格”练字获得国家专利。

文/陈海峰 陈曦 刘硕 夏天

来源: 大河报

[送老师摆件刻字内容与摆件饰品送老师]

引用地址:https://xus168.com/202504/19679.html

tags: